应该是两年前读的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书,当时正处于焦虑之中。而通过读此书,对曾国藩的了解,让我在艰难与困苦之中找到了一点人生的希望之光。这两年来,每当感到困惑,感到艰难,感到不平,我就重翻此书,这篇笔记摘要也一直伴我左右。

  • 为之不已,将有可时,若其不为,则天下事固无一可也

  • 曾国藩的主要意义证明了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在意志力的推动下,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对于中国这个文化体来说,曾国藩的更大意义是他展现的“中国式力量”。曾国藩全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证明了中国文化有活力、有弹性、有容纳力的一面。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人必非之。众人皆醉,我也只好喝上几杯。天塌大家死,中国的事,急不得。激动、愤怒、抨击、更张,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因此,要成熟,要心胸开阔,要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天塌大家死,我何必独着急?

  • 权力是官员们的眼珠,是官员们的生命,是官员们的精神支柱,也是官员们灰色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得到他人尊敬、巴结、攀附的唯一资本。因此官员们视自己的权力范围就如同狗看着自己食盆里的骨头,寡妇看着自己的独子,或者美女守着自己的敏感地带一样,绝不许人触碰。他们可以允许自己无所作为,“占着茅坑不拉屎”,却绝不允许别人在这里有所作为。

  • 全省官员瞧不起我,我不争一日之短长。等到我在衡阳练成一支劲旅,打几个胜仗给你们看看,那时自会分出高下。这才是挽回面子的最好办法!

  • 余初造战船,办水师。楚中不知战船为何物,工匠亦无能为役。因思两湖旧俗,五日龙舟竞渡,最为迅捷。短桡长桨,如蟀之足,如鸟之飞。此人力可以为主者,不尽关乎风力、水力也。遂决计仿竞渡之舟,以为战船。”

  • 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咬紧牙关,把挫辱活生生吞下,就成了滋养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营养。这构成了曾国藩生命经验中最核心的部分。

  • 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20]“百端拂逆之时,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所谓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真处逆境之良法也。”

  • 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 他不再认为通过雷霆手段能迅速达到目的。然而他相信通过浸润之功,日将月就,还是会实现这个理想的。

  • 历年辛苦,与贼战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战者不啻十之五六。

  • 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 中国这片土地的魅力在于,虽然它整体上如此没有个性,却经常会在你意想不到之处跳出一两个光芒四射的异人。

  • 他的风格一开始可能很难为人所接受,但时间长了,大家必然会理解他、原谅他,而当大家接受了他的行事风格之后,那些复杂的事就变简单了,没有了那么多虚伪做作的环节,交往效率和办事效率反而大大提高。这就是他的“以直胜曲”论,与曾国藩的“以拙胜巧”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自我中心”“高己卑人”的强大本能。这种本能,既能促人争强好胜、建功立业,也能使人自矜自大,甚至嫉贤妒能。

  • 左宗棠这样的多血质人格虽然具有较突出的外向性格,但“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上并不擅长,甚至有时对敏感的人际心理因素反应迟钝”。

  • 曾国藩招兵,多从原籍湘乡一县招募。左宗棠认为这样弊端尤多,因为一旦失利,往往是举县尽哀,士气容易受挫。

  • 曾国藩用人,抱定立人、达人之原则,绝不因自己用着顺手就把这个人压在自己手下,不使其升迁。

  • 王船山说,圣贤一定是豪杰,而豪杰不一定是圣贤。在郭嵩焘看来,曾国藩是圣贤,而左宗棠仅止于豪杰,这就是二人的根本区别。

  • 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愚钝之人,通过自我磨砺,也可以看得透,立得定,说得出,办得来。浮嚣之人,也可以变得清风朗月般从容澄净。偏执之人,亦可以做到心胸开阔,不矜不伐。

  • 慨然思尽涤前日之污,以为更生之人,以为父母之肖子,以为诸弟之先导。

  • 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所谓庸人,就是昏睡了一生的人,因为欲望缠绕、意志软弱、智慧不明,普通人一生只能动用上天赋予的很少一部分潜能。而英雄、伟人则是醒过来的人,他们天性刚强,头脑有力,可以把自身潜能发挥得比较充分。而“圣人”,或者说达到“自我实现”状态的人,则是通过刻苦努力,穿透重重欲望缠绕,战胜种种困难,将自身潜能调动发挥到近乎极致。

  • 做个光明磊落神钦鬼服之人,名声既出,信义既著,随便答言,无事不成,不必爱此小便宜也。”

  • 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处于昏睡或者赖床状态。有的人,一生被物欲所禁锢,如同被困在圈中的猪,终生没能清醒。有的人,意识到了醒来的必要,但终生处于一种“勤奋地懒惰着”的状态,一生想用力力不足,想振刷刷不清,在关键处突破不了。其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根本原因是对自己下不了狠心,不能毅然横起,扫绝一切罗网。

  • 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拔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工夫。若半上落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

  • 事实上,只有从细节抓起,才叫真正的“实行”。大部分人的一生正是因为从太多细节上轻松愉快地滑过去,到了“大节”之处,也就没有了斩钉截铁的力量。

  • 自我完善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曾国藩体悟到,所有人都是在失败、挫折中不断修正,不断成长的,圣人也不例外:“从来圣贤未有不由勉强以几自然,由阅历悔悟以几成熟者也。”

  • 曾国藩知道了,“学做圣人”是终生的事业。许多根深叶茂的缺点、毛病,通过一时半会儿的“猛火熬”,不会彻底改掉,只有用一生的时间去“温火煮”,才有可能慢慢化解。同样,许多优点也不是通过一句誓言、一段苦练,就能在自己身上扎根,只有长时间的坚持,才能融入自己的血肉之中。在修身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

  •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惭惭蠲除矣。[

  • 中国传统思想中相互矛盾的各种说法,皆并存于他的头脑中而不悖,如同十八般武器罗列库中,在需要时随手拈来。

  • 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

  •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

  • 曾国藩相术的有效性,主要来自于对精神气概的判断而非具体的五官相貌。

  • 君子赴势甚钝,取道甚迂,德不苟成,业不苟名,艰难错迕,迟久而后进,铢而积,寸而累,及其成熟,则圣人之徒也。

  • 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

  • 中国式思维尚直觉,重体悟,善类比,却轻逻辑。

  • 中国式思维尚直觉,重体悟,善类比,却轻逻辑。那些才子、文人的思绪常如天马行空,不循规矩,任意跳跃,因此很容易跳过真理与谬误之间那小小的一步距离。

  • 中国式思维的最大弱点是喜欢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一切,却缺乏严密细致的推理过程。

  • 西方人从量化分析事物间的不同之处入手,沿着“现象→差别→差别的扩大→精确量化→创新”的思维路径前进,因此能发展出卓越的理性思维,建立起严密的学术体系。

  • 吾心之知有限,万物之分无穷,不研乎至殊之分,无以调乎至一之理。”

  • 智慧愈苦愈明

  • 中国知识分子的缺点一个是太容易下结论,另一个太容易听信别人的结论。

  • 虽然曾国藩的种种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从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出他的试验精神和开放态度。曾国藩是一个经验主义者,凡事总愿意亲身经历,亲自体验,乐于尝试,勇于尝试,勤于尝试。

  • 曾国藩是一个经验主义者,凡事总愿意亲身经历,亲自体验,乐于尝试,勇于尝试,勤于尝试。

  • 他认为,司马迁所载尚不足凭,则《二十三史》中其他作者记载的战争,更是文人之见,不足为信:

  • 《二十三史》除班、马外,皆文人以意为之,不知甲仗为何物,战阵为何物,浮词伪语,随意编造,断不可信。仆于《通鉴》中之不可信者,皆用笔识出矣。

  • 仆于《通鉴》中之不可信者,皆用笔识出矣。

  • 理学的正面意义在于它会赋予人以面对这个艰难的世界必须具有的刚毅、清洁、坚决、彻底。同时,它也有巨大的“副作用”,比如守旧、固执、清刻、荒陋、脱离实际。

  • 性理之说,愈推愈密,苛责君子,愈无容身之地;纵容小人,愈得宽然无忌。如虎飞而鲸漏,谈性理者熟视而莫敢谁何,独于一二朴讷之君子,攻击惨毒而已。

  • 吾辈当从此一字下手,今日说定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 楚人只带三分蠢气,盖孔子所谓其愚不可及。”朋友听后十分同意,说:“自古成名者,多由笨干,是以有字颠、画迂、诗痴,浮光掠影,终不济事。”

  • 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知世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

  • 廿三史除马、班外,皆文人以意为之,不知甲仗为何物,战阵为何物,浮词伪语,随意编造,断不可信”。

  • 罪感”和忏悔意识并不一定需要上帝的指引,只需要一颗永不停歇追求“成圣”的心。

  • 我不会为自己的信念去死,因为我不能肯定自己是对的。

  • 与其对人性有过高的期待追求“成圣”,不如放低期待,承认人的局限性:同样是自私自利,公开透明地去自私自利至少比把人逼到黑箱里自私自利要好,因为前者至少可以朝规范和管制开放。这才比较接近“科学发展观”。